2018-06-14

〔自學日記。實驗〕麵粉隔水加熱會怎樣_關於自學


為了加熱優格,準備了一小盆溫水。 

小孩對這盆水很有興趣,跟我要了麵粉。 原本以為她要做麵糰,問她要多少麵粉,還請她把水倒掉一點,不然麵粉不夠。 

小孩說:「我只需要一點麵粉。」

自己拿了容器來,放在溫水上,倒了一點麵粉在容器內,開始攪。 

「我想知道隔水加熱麵粉會怎樣?」



心裡偷笑,這個實驗有點…好(愚)笑(蠢)。不過我沒說什麼,讓她自己玩。

小孩攪了一陣子,作出結論:「麵粉沒有變化誒。」

然後又拿了紅色色素來,滴了一點在麵粉裡,攪拌,指壓。

沒多久,發表第二個實驗結果:

「我可以從麵粉堆裡撿出草莓石(?)。你看,一顆一顆的。」

接下來,她用手捏小撮麵粉灑進溫水盆中,觀察一陣子之後,
下了第三個實驗結論:

「麵粉本來浮在水上,慢慢吸水之後,就會變重,然後沉下去。
就像毛巾一樣,吸飽了水會沉下去。對不對?」

最後,她問我:

「如果我把檸檬酸加進去麵粉會怎樣?」

呃,我真的不知道會怎樣,你想試試看嗎?

「今天先不要好了。」實驗結束。

洗盆子的時候,我突然有點感動,因為她提醒了我一些事。

前一陣子小孩很迷史萊姆,用完了一罐又一罐的膠水,
試過各種原料:白膠、刮鬍泡、咖啡粉、麵粉…
甚至還試著把檸檬酸加進去,做出鮮奶油狀的發泡史萊姆。

到後來,我自認輸她。

她對材料的熟悉度,怎樣做會Q怎樣會軟怎樣會出水?
色素從稠狀泡成液狀會有什麼影響?

她從一次次的試驗中歸納出的結論,
遠遠勝過我從網路上查到的,加上我腦袋中已有的知識與經驗,所能做出的成品。

因為我不會這樣的亂試。

我有知識,那代表我能判斷,我會從各種可能中篩選,
挑出最接近正確的那個方法。

但同時,我只願意走「正確」的路。

我知道小蘇打加檸檬酸會發泡,我知道那是什麼化學反應,
但是因為這些「知道」,我只會去做「小蘇打+檸檬酸」的發泡實驗,

而絕對不會想到要把檸檬酸加入史萊姆的製作過程中,

太不「正確」了。

所以我也不可能知道,發泡史萊姆是怎麼回事。

我的「知識」會指引我一條「正確」的路,但其實也阻斷了其他可能,
不論這些可能有用或無用。

她的這些亂試,真的好珍貴啊。

突然明瞭她亂玩亂試的珍貴之後,
前陣子關於自學過程中「試錯」與「專業」的疑問,
好像通了一點。

自學絕對是繞遠路的。

有又直又平的柏油路不走,有地圖不看,
偏偏挑一條羊腸小徑,還雜草叢生,
亂闖亂走,

反而有可能到達,地圖不曾被標示出來之處。

沒有哪種走法好,

也沒有哪種走法,不好。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